Articles

  • 1 week ago | vogue.com.tw | Laird Borrelli Persson |Chen Kun Yu

    《超凡風範:訂製黑人風尚》(Superfine: Tailoring Black Style)展覽尚未正式揭幕,但這檔展覽早已籠罩著一股意義非凡、驕傲與勝利的氛圍。這不僅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首度正面探討「種族」議題的展覽,也同時觸及性別、階級與性取向,更是史上第二次針對男裝的展覽。 繼續閱讀 Teyana Taylor, La La Anthony, Ego Nwodim與千萬YouTuber Emma Chamberlain 將共同主持2025 Met Gala官方直播 《Superfine》展覽由服裝學院首席策展人Andrew Bolton與客座策展人Monica Miller共同策劃。Monica Miller是哥倫比亞大學Barnard學院非洲研究系教授及系主任,著有榮獲獎項的專書《Slaves to Fashion:Black Dandyism and the Styling of Black Diasporic Identity》(2009),這本學術著作也是本次展覽的核心架構。 展覽聚焦300多年來的黑人風格與身份認同,透過「黑人紳士風格(Black...

  • 1 week ago | vogue.com.tw | Laird Borrelli Persson |Kuan Lin

    對André Leon Talley來說,參加大都會博物館時尚晚宴(Met Gala)就像回老家一樣。 1974年,他從布朗大學畢業兩年後,進入大都會服裝學院(Costume Institute)實習,導師正是時尚傳奇編輯「黛安娜弗里蘭」(Diana Vreeland),這位後來成為他母親般的人物。在他2003年的回憶錄《ALT》中,André Leon Talley回憶起第一天到大都會博物館的穿搭:「我老早抵達那裡,穿著一件檸檬黃色的V領小羊毛毛衣,那是Mama(實際是帶她長大的祖母)在我高中時幫我買的,我非常喜歡。那時我還不認識六股編羊絨的魅力。我還穿著一條藏青色羊駝毛長褲,這是奶奶最喜歡我上教堂時穿的褲子。我看起來端莊得體。」 André Leon Talley總是風采翩翩,他於1983年加入《Vogue》,很快成為雜誌歷史上首位黑人創意總監。他早期參加Met Gala時的裝扮,總會佩戴閃耀的鑽石胸針。自1990年代中期起,Talley開始大膽地展現個人風格,以量身訂做的宮廷式斗篷與外套搭配正式禮服,選用最奢華的布料。 這位傳奇時裝編輯後來也會為《Vogue》在Met...

  • 3 weeks ago | vogue.com.tw | Laird Borrelli Persson |Travis Hung

    今年對珍・奧斯汀來說是個重要的年份——她誕生於 1775 年,至今正好 250 週年。為了紀念她的成就,其中一項活動便是重新上映 Joe Wright 於 2005 年執導的電影版《傲慢與偏見》。這部經典之作重返大銀幕,也讓我們翻開《Vogue Runway》的資料庫,看看當代設計師們是如何從奧斯汀所處的時代汲取靈感。在簡・奧斯汀的年代,新古典主義風格被簡化為輕盈、線條筆直的服飾,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高腰線(象徵拿破崙帝國風格)的設計。這種強調露出胸部上圍(俗稱「攝政時期貨架」)的高腰連身裙,和今日以豐滿為美的審美略有出入。但攝政時期的風格如今令人著迷的原因在於,它展現的是自然身形。雖然奧斯汀筆下的班納特姊妹可能有穿馬甲,但並不緊束,也不需要裙撐或裙籃來撐起裙襬,因此她們依然能自由穿梭門間或漫步荒原。奧斯汀所關注的從來不是身體的變形,而是心靈與情感的蛻變——尤其是那些敞開心扉去愛的過程。白色新古典主義洋裝色彩與印花攝政時期也有透視裝自然豐滿美學Spencers攝政風短夾克皇室風格與攝政高腰線翩翩達西風

  • 1 month ago | vogue.com.tw | Laird Borrelli Persson |Travis Hung

    自奪下 2024 LVMH Prize 以來,Ellen Hodakova Larsson 無疑成為時尚界最受矚目的新星。然而,這位熱愛自然與馬匹的瑞典設計師,似乎並不特別享受鎂光燈的聚焦。或許正是這份關注,讓她開始思考自己所謂的「身體的脆弱性(body fragility)」。 2024 LVMH Prize首獎得主Hodakova,五點認識這位「拿湯匙給凱特布蘭琪穿」的超強設計師|Vogue有意識 儘管 Hodakova 過去曾推出以保鮮膜製成的透明洋裝,品牌本身卻從未以裸露為賣點,而是讓身體成為服裝的陪襯。然而,本季的前導預告片卻顯示出不同的氣息——鏡頭捕捉著一對戀人互相呼吸、觸碰、吹拂彼此的肌膚,彷彿在暗示這次的主題將更加親密而直白。 搖滾、束縛與解放:一場身體與服裝的拉鋸戰 秀場開場,Larsson 為搖滾叛逆女塑造了一種全新語彙:煙燻眼妝、凌亂的髮絲、從頭到腳包裹著黑色皮革的造型,搭配貼合身形、側邊以綁帶固定的低腰「bumsters」皮褲,在性感與危險之間遊走。同時,一款線條俐落、容量極大的新手袋亦首次亮相。 「我想打造非常窄且線性的輪廓——像是龐克版的...

  • Feb 3, 2025 | vogue.com.tw | Laird Borrelli Persson |Chen Kun Yu

    “All the Glennisms That Make Glenn Martens Great.” Vogue 美版以「Glennisms」來統稱 Glenn Martens 過去獨具特色的設計語言,如今這位人物將繼續帶著他的 Glennisms 創造下一個時尚新版圖 ── Maison Margiela。 繼續閱讀 John Galliano親自回顧在Maison Margiela的黃金十年:從Artisanal到Co-ed系列,時裝界最具顛覆性作品都出自他手 先鋒主義 在 Martens 眾多設計手法裡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對「金屬線」的使用,這讓服裝呈現出一種永恆的波浪凌亂感或是被擠壓的褶皺效果,這相對也反映出他的一個設計傾向 ── 通過其他方式來鼓勵服裝的個性化訂製,包括按扣、鈕扣和繩結等。Martens 的互動模式「自選冒險法」(透過服裝,請選擇自己想要冒險的方式),像波濤一樣席捲了整個時尚圈,並使他成為服設系學生們最常引用的設計師之一。 同樣激發想像的還有 Martens...